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
福建省协同创新院柔性电子产业技术分院
——协同  创新  共享  发展
导航栏
中科院化学所在本征柔性拉伸PLED发光显示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柔性显示技术的基本单元,在手机显示、折叠以及穿戴显示应用方面展现了巨大的应用,已形成了万亿规模的电子产业。

基于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的本征柔性显示作为未来柔性电子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在更加舒适的生物医学、可穿戴和智能共形显示器方面展现了重要的应用潜力。

可以预期由可拉伸材料制成的显示设备在可折叠、可拉伸和无缝对接中具有更大的自由体积,允许直接视觉交互和三维视图。使用可伸缩技术制造可伸缩晶体管有源矩阵将促进本征可伸缩显示器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PLED的可伸缩性受到限制和本征柔性发光半导体难于获得,本征柔性的有源矩阵PLED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图1. a)聚合物发光分子L-SY-PPV与掺杂分子PAN的分子式与分子量;b)PAN掺杂后形成3D的网络结构的示意图,c)

本征柔性L-SY-PPV/PAN的薄膜在拉伸条件下的光致荧光图片;d)本征柔性拉伸PLED的器件结构;e) 在尖锐的镊子干

扰条件下,本征柔性电致发光PLED正常工作图片。



图2 显示从硬质到柔性以及未来本征柔性的示意图


        最近,他们应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的邀请撰写了综述。在综述中首先阐述了物理柔性、结构柔性和本征柔性的概念,并对本征柔性给出了定义。进一步针对本柔性显示研究中所需要的关键电极材料、半导体材料、介电材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关键器件,做了详细的综述,并对该领域面临的关键挑战以及可能的应对方案提出了展望。该综述发表在近期的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22, DOI: 10.1093/nsr/nwac090)上。赵志远副研究员,博士生刘凯和刘彦伟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郭云龙研究员和刘云圻院士。